1、项目名称
小区住宅楼房屋安全性检测
2、建筑结构概况
受检房屋位于杭州市,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该房屋外形平面呈矩形,总轴网尺寸约为60.7m×25.0m,建筑总面积约为6700.00m2。该房屋一共四层,一层层高为5.30m,二~四层层高均为4.80m,室内外高差为0.15m,建筑总高度约为20.8m。房屋一层原作为实验室、办公室使用,二~四层原作为办公场所使用,现委托单位拟将房屋改造作为服务中心使用。房屋西外立面采用装饰铝板装修,其余外立面均采用砂浆粉刷,白色涂料刷白,内侧墙体采用白色涂料刷白。1~2/C~F轴、11~12/D~E轴为楼梯间,11~12/G~J轴为电梯间,卫生间主要布置在1~3/F~H轴之间。房屋屋面为上人平屋面,2~10/A~H轴屋面采用预制隔热板架空隔热。
受检房屋1~2/C~F轴为砌体结构,开间为3.0m,进深为8.0m;2~10/A~H轴为无梁楼盖结构,南北向柱距为6.0m,跨度为8.0m;10~12/A~H轴为框架结构,南北向柱距为3.7m和6.0m,跨度为3.65m,5.1m,6.1m和6.5m。受检房屋1~2/C~F轴主要采用烧结普通砖墙承重,承重砖墙厚度为240mm,设有圈梁及构造柱;2~10/A~H轴为无梁楼盖结构,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主要为500mm×500mm、600mm×600mm和550mm×550mm,边跨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250mm×1160mm,6/A~H轴布置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250mm×800mm,东西向柱上板带宽3000mm,东西向跨中板带宽3000mm。外填充墙体为普通烧结砖砌筑,内填充墙体为混凝土砌块砌筑;10~12/A~H轴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梁承重,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为250mm×400mm、350mm×350mm、400mm×400mm和400mm×5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mm×700mm、250mm×600mm、250mm×550mm、250mm×500mm、250mm×400mm,次梁截面尺寸为250mm×650mm、250mm×400mm。
3、检测目的、范围和内容
受检房屋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为一栋四层无梁楼盖结构(局部框架结构)房屋,建筑面积约6070.00m2。为了解房屋安全现状并为房屋后续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某公司特委托我司进行房屋安全性检测,具体检测内容如下:
(1)房屋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调查建筑的使用功能及使用情况,了解是否有改变结构以及用途变更等情况。
(2)房屋建筑、结构测绘
现场采用激光测距仪、5m钢卷尺、钢直尺及钢筋探测仪等对房屋建筑结构布置情况进行现场测绘。
(3)房屋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检查
现场采用5m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及钢筋探测仪等对房屋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检查。
(4)房屋完损状况检测
检查结构是否有裂缝、变形以及局部损伤情况,用文字、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与分析。
(5)房屋主体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的规定,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6)房屋变形测量
使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房屋四角可测棱线进行倾斜测量,检测整体倾斜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采用WILD NA2型水准仪对房屋相对不均匀沉降进行检测,检测房屋是否有不均匀沉降,以推断房屋地基基础是否存在明显静载缺陷。
(7)对受检房屋的主体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给出相应的检测结论和处理建议。
4、检测及分析结果
4.1房屋使用情况调查
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向委托方了解,受检房屋为一栋四层无梁楼盖(局部框架)结构房屋,房屋一层原作为办公室、实验室使用,二至四层原作为办公室使用,现委托单位拟将房屋改造作为服务中心使用。该房屋在使用过程当中未遭受过火灾等灾害,未发生荷载过大等情况。
4.2 房屋建筑结构布置测绘
现场采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5m钢卷尺、钢直尺及钢筋探测仪对受检房屋进行建筑结构布置测绘。建筑平面示意图见附件2:附图1~附图5,结构平面示意图见附件2:附图6~附图7。
4.3 房屋构件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检查
现场采用5m钢卷尺、钢直尺、游标卡尺及钢筋探测仪等对房屋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检查,主要构件截面尺寸及钢筋布置情况检测结果见表6.1~表6.2。
4.4 房屋损伤检测
现场对受检房屋进行了外观损伤检测。经检测,房屋填充墙体外立面装饰铝板局部掉落,部分墙体存在开裂现象,粉刷出现发霉、起皮脱落等现象,局部墙体及楼板底部出现渗漏现象,屋面预制隔热板破损。具体损伤检测结果见表6.3。
钻芯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一至三层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为同一等级强度,四层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为另一等级强度。与相应位置混凝土回弹值进行推算,一至三层构件受检混凝土强度修正量为-0.2MPa,四层混凝土构件受检混凝土强度修正量为0.5Mpa,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15)钻芯法修正混凝土回弹强度方法进行修正,钻芯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二、三、四层板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为27.9MPa,混凝土强度推定为C25。
4.5建筑变形检测
4.5.1 房屋倾斜检测
为明确房屋目前实际倾斜情况,现场采用TCR1202+R400型全站仪对可观测部位的墙体进行倾斜率测量,根据现场检测条件,选取三个测点,测量结果如表6.7。
测量结果表明,房屋倾斜无明显规律,东西向最大倾斜率为3.29‰,南北向最大倾斜率为0.90‰,所测测点的倾斜率均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的房屋整体倾斜4‰的限值。(注:房屋倾斜率测量包含施工误差)
4.5.2 房屋相对沉降检测
现场采用WILD NA2型水准仪,选取设计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窗台进行沉降差测量。根据房屋特点,取东侧一层的窗台为基准点进行测量,高于基准点为正值,低于基准点为负值。
测量结果表明,房屋最大局部倾斜率为1.67‰,小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关于同类建筑基础局部倾斜的限值3‰(注:沉降观测包含施工误差)。
4.6 改造后结构承载力计算分析
本次结合现场检测数据,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结构设计软件YJK,考虑房屋的改造方案,建立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对房屋承载力进行验算。
4.6.1 结构验算参数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及委托单位拟将受检房屋加固改造为服务中心情况取值,具体荷载标准值如下:
(1)恒荷载:楼板自重按软件自动计算,地板及吊顶荷载取2.0kN/m2(200kg/ m2),楼梯间取7.0 kN/m2(700kg/ m2);屋面恒载取4.0 kN/m2(400kg/ m2)。
(2)活荷载:楼面取5.0kN/m2(根据甲方需求取500kg/ m2),楼梯间取3.5kN/m2(350kg/ m2),上人屋面取2.0kN/m2(200kg/ m2),不上人屋面取0.5kN/m2(50kg/ m2)。双柱举升机自重7.8kN(780kg),悬吊重量45kN(4500kg);四柱举升机自重20kN(2000kg),悬吊重量64kN(6400kg);举升机柱局部区域(1m×1m)要求荷载40 kN/m2(4000kg/ m2)。
(3)风荷载:取0.45 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层柱、二层梁板柱、三层梁板柱、四层梁板取C25,四层柱取C20,屋面梁板取C20(混凝土强度取值同四层柱);
(5)钢筋强度等级:纵筋取HRB335,箍筋取HPB235,板钢筋取HRB335。
(6)地震:按7度0.10g地震分组第一组计算。
4.6.2房屋结构验算结果
根据现相关规范对该房屋结构进行了结构承载力验算。
(1)房屋底层中柱基本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二、三、四层柱基本满足承载力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1~4。典型构件验算结果见下表:
(2)房屋二、三、四层及屋面层局部梁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1~4。典型构件验算结果见下表:
(3)房屋二、三、四层及屋面层跨中板带板顶双向配筋均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屋面层3-9轴跨中板带东西向板底配筋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具体楼板配筋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5~8。典型构件验算结果见下表:
4.7 原结构承载力计算分析(考虑地震作用)
本次结合现场检测数据,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结构设计软件YJK,考虑房屋的结构现状可使用荷载,建立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对房屋承载力进行验算。
4.7.1 结构验算参数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及现场调查结果取值,具体荷载标准值如下:
(1)恒荷载:楼板自重按软件自动计算,地板及吊顶荷载取2.0kN/m2(200kg/ m2),楼梯间取7.0 kN/m2(700kg/ m2);屋面恒载取4.0 kN/m2(400kg/ m2)。
(2)活荷载:楼面取1.5kN/m2(150kg/ m2),楼梯间取3.5kN/m2(350kg/ m2),上人屋面取2.0kN/m2(200kg/ m2),不上人屋面取0.5kN/m2(50kg/ m2)。
(3)风荷载:取0.45 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层柱、二层梁板柱、三层梁板柱、四层梁板取C25,四层柱取C20,屋面梁板取C20(混凝土强度取值同四层柱);
(5)钢筋强度等级:纵筋取HRB335,箍筋取HPB235,板钢筋取HRB335。
(6)地震:考虑地震作用。
4.7.2房屋结构验算结果
根据现相关规范对该房屋结构进行了结构承载力验算。
(1)房屋一层部分柱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二、三、四层柱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9~附图12。典型构件验算结果见下表:
(2)房屋二层部分梁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三、四层及屋面层梁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9~附图12。典型构件验算结果见下表:
(3)房屋二、三、四层及屋面层板底部配筋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因为规范更新的原因,板带上部构造配筋不足。具体楼板配筋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13~附图15。典型构件验算结果见下表:
4.8 原结构承载力计算分析(不考虑地震作用)
本次结合现场检测数据,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结构设计软件YJK,考虑房屋的结构现状可使用荷载,建立合理的力学计算模型对房屋承载力进行验算。
4.8.1 结构验算参数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及现场调查结果取值,具体荷载标准值如下:
(1)恒荷载:楼板自重按软件自动计算,地板及吊顶荷载取2.0kN/m2(200kg/ m2),楼梯间取7.0 kN/m2(700kg/ m2);屋面恒载取4.0 kN/m2(400kg/ m2)。
(2)活荷载:楼面取2.5kN/m2(250kg/ m2),楼梯间取3.5kN/m2(350kg/ m2),上人屋面取2.0kN/m2(200kg/ m2),不上人屋面取0.5kN/m2(50kg/ m2)。
(3)风荷载:取0.45 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层柱、二层梁板柱、三层梁板柱、四层梁板取C25,四层柱取C20,屋面梁板取C20(混凝土强度取值同四层柱);
(5)钢筋强度等级:纵筋取HRB335,箍筋取HPB235,板钢筋取HRB335。
(6)地震:不考虑地震作用。
4.8.2房屋结构安全性分析
根据现相关规范对该房屋结构进行了结构承载力验算。
(1)房屋一、二、三、四层柱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3 验算附图16~附图19。典型构件验算结果:
5、 检测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1)受检房屋1~2/C~F轴为砌体结构,2~10/A~H轴为无梁楼盖结构,10~12/A~H轴为框架结构。房屋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外形平面呈矩形,总轴网尺寸约为60.7m×25.0m,建筑总面积约为6700.0m2。该房屋一共四层,一层层高5.30m,二~四层高均为4.80m,室内外高差为0.15m,建筑总高度约为20.8m。
(2)检测结果表明:受检房屋的承重构件未发现明显裂缝及变形,节点连接处未发现异常现象;但房屋填充墙体外立面存在局部装饰铝板掉落,部分墙体存在开裂现象,粉刷出现发霉、起皮脱落等现象,局部墙体及楼板底部出现渗水现象,屋面预制隔热板破损。
(3)受检房屋的整体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均小于规范限值要求。
(4)经检测推定,所抽测的一至三层房屋柱、梁、板,四层梁板构件混凝土强度为C25;四层房屋柱混凝土强度为C20,房屋屋面梁、板构件混凝土强度取值同四层柱混凝土强度为C20。
(5)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及委托单位提供作为服务中心使用情况取值,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受检房屋部分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部分钢筋混凝土板的承载力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6)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及现场调查结果取值(考虑地震作用,楼面活荷载取1.5kN/m2),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受检房屋一层部分柱承载力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二层部分梁不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其余柱、梁、板构件承载力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因为规范更新的原因,板带上部构造配筋不足。
(7)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及现场调查结果取值(不考虑地震作用,楼面活荷载取2.5kN/m2),结构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受检房屋柱、梁、板构件承载力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因为规范更新的原因,板带上部构造配筋不足。
5.2 建议
(1)针对目前受检房屋填充墙体外立面存在局部装饰铝板掉落,部分墙体存在开裂现象,粉刷出现发霉、起皮脱落等现象,局部墙体及楼板底部出现渗水现象,屋面预制隔热板破损等情况,建议按照《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DG/TJ08-207-2008)相关要求进行翻新修缮。
(2)本报告中的计算分析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建议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最终改建方案对房屋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验算复核,并对不满足计算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由于房屋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楼面放置举升机,板面局部区域(1m×1m)荷载达到40 kN/m2,考虑到对板冲切的影响,建议在板面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
(3)此次装修改造加固施工应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完成。
(4)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对受检房屋进行定期外观质量及变形监测。若发现原结构使用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并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限制荷载使用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6、主要技术依据
(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50344-2004);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4)《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6)《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7)《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8)《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1)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